资讯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洞察报告》看车企数字化变革

|
2023年05月19日 10:07:20
|
25801 浏览
|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曾几何时,发动机的轰鸣声满足了人类对机械科技的膜拜。今天,我们对汽车的“速度与激情”则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这场电动化浪潮的开端,就是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新车发布数量首次超过了燃油车,新能源车型更是牢牢占据了大多数车企展台的C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震惊世人,全球汽车工业正向新能源加速转型。


电动化浪潮锐不可挡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今年3月28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从2035年起禁售二氧化碳排放车的法案,标志着这项历史性法规即将正式生效。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保护了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发布后,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是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信图片_20230519101728.png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4万辆,占全球比重63.6%,而2021年这一数据为52.2%。比亚迪作为首批“敢于吃螃蟹的人”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自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来,陆续推出e6、秦、唐、宋,以及最新的U8仰望等多款新能源车型,2022年销量更是达到186.35万辆,获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2014年,特斯拉旗下Model S车型正式开始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纯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热点。“鲶鱼效应”引入特斯拉,帮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进入成长期,国内多数主机厂开始纷纷加大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投入,陆续成立独立的新能源公司。


微信图片_20230519101731.png


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的持续加大与相关政策的实施,在传统车企加速对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布局的同时,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中国新造车势力行业开始兴起,电动化的浪潮已然来袭。


造车新势力对标传统车企


2018年,中国新造车势力行业进入交付元年,蔚来、小鹏、理想等量产车陆续下线,形成了交付的第一波热潮。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比亚迪依托混动、纯电动双轮驱动,打造超20款车型产品矩阵,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车成为“网红”。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也加速新能源布局,各类车型、技术频频创新。


燃油车时代,以德国汽车工业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破的城墙。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锐不可当,他们的量产车型直接将矛头对准BBA同级别车型,电动化无疑对德国乃至欧洲汽车工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微信图片_20230519101742.png


全球都在发起追赶电动化的潮流,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含纯电和插电混动)交付量同比增长30.2%,为270.2万辆。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7.2%,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4个月产销量分别达到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从月度走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呈现低开高走、不断加快的态势;前2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16.3%、20.8%,3月份产销量分别增长44.8%、34.8%,4月份产销量均增长1.1倍,总体依然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为了保住在市场的认知和地位,以燃油汽车作为主要销售收入来源的欧美、日韩等传统汽车品牌,都开始以各种方式涉足新能源领域。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35年前在欧洲市场停售燃油车,旗下的奥迪品牌会在2033年实现这一目标;宝马表示,最迟到2030年,公司在欧洲市场投放的车型至少50%是纯电动车,累计纯电动车销量达到1000万辆;梅赛德斯-奔驰则宣布,将在2030年只销售纯电动汽车,从2025年开始所有新车的开发都基于纯电架构。


微信图片_20230519101745.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从需求侧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1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催生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巨大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从供给侧看,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不断推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新产品新服务,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得到消费者认可。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我国将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引导有关方面抢抓机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多措并举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