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能耗优化生产上精益求精是永远也没有终点的行程,对于铝市低迷的今天而言,企业改革,降低能耗更显迫切,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对于供给侧改革,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铝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一是在于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力早已不再是之前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是要解决供需失衡消除不良的、多余的没有竞争力的供给。
当前过剩的产能已经成为制约铝行业发展的一大包袱,不仅占据、消耗、浪费大量资源还制约整体行业经济利润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对于以往通过增加单体产量提高利用率以摊薄生产成本的做法已非“万全之策”,辉煌时期的铝产业单价高、利润大又供不应求,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产量、整体摊薄生产成本当然是上策,但是如今铝的销售价与成本价几乎持平,甚至销售价已经低于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提高单体产能、增加产量的做法只会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甚至出现了产量越大行情越差、行情越差产量越大的恶性循环,所以如今要做的不再是摊薄成本而是优化生产降低单耗,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设备管理、电源、能源消耗唯有将其利用率发挥到极致方能见效,所以需要我们将原先认为“不能做”、“不值得做”的事情,以尖刀剔骨的方式发掘潜能,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以此增强对低迷市场的抵抗能力。
可以说当前严峻的市场只给了企业两条路走:要么升级,要么淘汰,企业究竟怎么做,决定了企业最终落得怎么样的结局。因为没有在盈利情况下升级就注定在低迷时亏损,不能在亏损时刮骨疗毒就注定会一败涂地。
虽然我们的铝行业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取得的世界第一的规模,但是这种规模是在“量”上、是在当初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上、是在当初巨大的行业利润驱使上取得的。
当初新建、扩建产能速度虽快至无人可及,但是新建、扩建项目却没有摆脱简单的“复制+粘贴”模式,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并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也几乎没有大的变革,没有高人一等的技能就难有胜人一筹的优势,如今竞争日趋激烈而利润却日趋萎靡,政策倾斜、政府补贴的优势已经开始淡化,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这些将不再是这个行业、企业的“核心”的竞争优势,未来的竞争优势依然会回归“掌握核心科技”的模式,目前的铝行业需要壮士断腕求生,而未来的铝行业更需要君子弃瑕,来求质、求发展。
相对于目前顶级的铝行业工厂我们的差距不仅是在于最终的产品质量,更在于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能耗上,这种差距的根源其实来自于对“掌握核心科技”的认识上和追求上,这种差距虽然不是能够在朝夕之间就可以改变的,但必须是企业和铝业人时刻都要警醒的。
人无一技之长何以立足?厂无一技之长何以立业?国不如此何以兴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动摇,将来只会更加重要,对铝行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