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依托铝土矿资源,山西上市公司永泰能源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总额逾27亿元。
近日,永泰能源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表示,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将为公司煤下铝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目前,永泰能源所属8座矿井预估铝土矿资源量1.16亿吨,目前正在重点推进3座矿井煤下铝地质勘探、储量备案及获取采矿权工作,且该三个煤下铝资源均获得了较好的成果。永泰能源所属煤矿井田范围内煤下铝品位较高,赋存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借着政策的东风,永泰能源的资产价值、营收以及净利有望更上一层楼。
01、永泰能源成立于1992年,1998年5月登陆上交所,公司大股东为永泰集团,2018年,永泰能源经历了债务危机,后于2021年开始转型布局新能源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与火力发电,形成了以煤电互补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经营格局。在煤电互补经营格局之下,永泰能源也在不断提升资产价值并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2022年,永泰能源抓住山西省推动“煤铝资源开发”试点契机,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荡荡岭煤矿等8座矿井煤下铝初步综合调查。
据其2024年8月公告显示,永泰能源已委托中国冶金地质三局对所属森达源煤矿等8座矿井进行了煤下铝地质调查,委托山西地科勘查有限公司编制了8座煤矿《铝土矿普查设计方案》,并于2024年2月通过山西省地质协会评审,预估铝土矿资源量共计1.16亿吨,按照采出比60%计算,可采出量约6,958万吨。
据业内人士分析,永泰能源新增的铝土矿采矿权资源量约为1.16亿吨。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估算,每吨铝土矿资源价值约30元,此次新增资源量有望为公司资产价值带来约35亿元的提升。进一步来看,公司现有8座煤矿产能总计690万吨/年。若推进煤下铝开发,生产成本预计约为300元/吨,而周边同类型铝土矿产品的销售价格约为450元/吨。基于上述条件测算,煤下铝开发项目有望每年为公司新增营业收入逾27亿元,同时实现净利润约4.6亿元。
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晋自然资规〔2024〕2号)中“大中型矿山采矿权人在矿区范围深部、上部开展勘查工作的,无须办理探矿权新立登记”相关规定,在探明储量且达到相应勘查程度后,可按相关规定委托编制单位编制《储量备案报告》,经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评审备案论证,需要利用原生产系统进一步开采的,可直接以协议方式按规定出让铝土采矿权。协议出让后,可在原煤炭采矿权证基础上,申请变更增加铝土矿种。
目前,永泰能源所属8座矿井《协议出让铝土矿探矿权可行性论证报告》均已完成了县、市两级相关部门核查,并通过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均已取得《评审意见书》。
根据评审储量,按照8座矿井现有产能和预估铝土矿可采出资源量计算,平均可延长矿井开采年限逾10年以上,有效增强矿井发展后劲。据测算,公司申请煤下铝采矿权的8座生产矿井总产能为690万吨/年,充分利用现有矿井生产设施进行铝土矿开发,较新建相应规模矿井可节省投资约21亿元。
02、近年来,我国铝资源对外依赖度不断扩大,2024年国内氧化铝生产使用海外铝土矿占比接近70%。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成为铝资源发展瓶颈。为推动国内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到2027年,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产业布局方面,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15%以上;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展望2035年,引领全球铝工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局面全面形成。
《方案》提出矿端扩大探矿增储,放开煤下铝开采以提升产量。2017年,供给侧改革扭转了电解铝行业的颓势。在政策的推动下,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企业利润水平显著回升,产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然而,氧化铝行业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近年来,氧化铝产能持续扩张,仅今年计划投产的产能就已超过1000万吨,反映了市场对氧化铝的需求依然旺盛。永泰能源在煤电主业基础上,以煤下铝开发为突破口,有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增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