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总经理丁士启:建议推进“一带一路”资源合作 稳固境外资源安全防线

|
2025年03月07日 08:42:51
|
57412 浏览
|
针对我国战略资源困局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加速演进。在此背景下,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迈向高质量国际化,构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共同体已成必然趋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亦强调,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士启,凭借其在有色金属行业三十余载的深耕经验,提交《关于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资源战略合作促进境外资源保障合作共赢的建议》,针对我国战略资源困局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丁士启指出,全球资源领域形势复杂严峻,面临诸多挑战:


  其一,全球资源竞争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当前,关键矿产供应链竞争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同比下降1.46%,至129.09亿美元,草根勘查占比降至23.38%,新矿发现近乎停滞(当年全球新发现大型铜矿、金矿数量为零),跨国资源并购竞争愈发激烈。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资本市场通过修订法案、政策,限制中资企业并购初级矿业公司股权。同时,资源民族主义抬头,非洲国家如刚果(金)以“资源主权”为由,对中资企业发起矿业审查(如洛阳钼业TFM铜钴矿项目被索8亿美元和解金);南美国家如墨西哥、智利推动锂矿国有化,挤压外资空间。


  其二,我国资源安全形势严峻。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矿产资源消费国,锂、钴、铜等新能源矿产对外依存度超70%,且进口高度集中于澳大利亚、智利等少数国家,供应链脆弱。若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未来战略资源供给风险将不断增加。


  其三,传统并购模式遇阻,亟须创新合作路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初级矿业公司(TSX、ASX上市企业)持有全球75%的绿地项目资源,但两国政策收紧,中资并购难度大增。此外,西方大型矿业巨头通过“并购+勘查”模式垄断优质资源,如近年BHP、力拓并购绿地铜资源量,新增资源量较原有资源量增幅显著,进一步压缩中资企业参与空间。


  其四,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滞后。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丰富,但因资金、技术和开发能力不足,资源未有效开发,如老挝、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及中亚五国等。这些国家与中国政治互信良好、经济合作基础扎实,具备深化合作潜力。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存在无序竞争、项目成功率低等问题,影响中资企业形象。


  其五,可借鉴日本境外资源开发经验。日本在境外资源获取方面经验丰富,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采用“政府+企业+市场”模式,在国际矿业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为应对国际形势挑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丁士启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国家层面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如签订双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


  二是多部门协同提供支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牵头或组织,在矿业开发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协调支持。


  三是企业以技术与合规提升品牌。中国海外企业应严守合规准则,尊重当地法规文化,采用环保技术,履行社会责任,以技术赋能提升品牌形象,夯实国际合作基础。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