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黄奇帆: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较低

|
2024年06月13日 17:48:46
|
5953 浏览
|
中国出口正在发生趋势性、根本性、结构性变化。

近期,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以“新格局下中国开放的新特征、新趋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他强调实际上这10年间我们每年引进的外资都在1400多亿美元,比上一个十年平均每年增加了2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较低,使得现在中国形成了重要的产地销模式。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显著降低了进口关税。


2010年,中国的平均进口关税为26%、27%,到了2015年,已降至15%,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到2023年,关税进一步降低,大约降至6%左右。


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进口关税将降至5%以下。发达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大约为5%,中国也将降至这一水平。


降低进口关税旨在鼓励国际市场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世界各地优秀产品的成果。


在投资政策方面,中国过去几十年主要集中于引进外资。


当前的投资政策,既鼓励外资进入中国,也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中国每年的海外投资额超过1100亿美元,累计投资额接近6000亿美元。


同时,这五年内,中国平均每年引进的外资约为1600亿美元,总计引进外资达到8000亿美元。


总的来说,有进有出。


相比之下,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多年里,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额未超过5000亿美元,而现在五年的时间内就超过了这一数额。


这一变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与世界发展融合的战略方针紧密相关。


01 国家开放度最重要看三件事


在内循环中国大市场的吸引下,加上中国更高水平、更高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下,中国这十来年,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是令人兴奋的。


其成果和效果远超过去几十年。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


第二,是这个国家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式对全世界的影响。


第三,国家的开放度也体现在,是不是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这个资本投资不仅是炒外汇、炒股票的汇率上的这种热钱的投资,更重要是体现在FDI——外商直接投资。


因为工商企业投资会带来资本、技术、产业链、装备和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开放度的经济成果,最重要的就看这三件事。


02 中国出口正在发生趋势性、根本性、结构性变化


最近十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发生了基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


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是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约1.5万亿美元,在当时有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箱包、玩具和轻工产品;有20%多是机电产品、电子类产品。


到了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6.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3.3万亿美元。


不仅在出口量上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更关键的是结构。


在这3.3万亿美元中,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是近3万亿美元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从70%多降至10%。


中国劳动力的成本比10年前要上升一倍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是很正常的。


同时,东南亚的许多外资企业,都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转移过去的。中国政府对此从来不阻拦,因为这是亚洲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这些企业在东南亚组装的产品,其原材料和关键部件可能来自中国。


因此,2019年,东南亚十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6500亿美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就这么几年,增长了50%,这是好事情!


中国的出口产品,比如造船——在30多年前,世界造船业的50%由日本承担;10年前,50%是韩国造的;而现在,中国的造船业占据了世界造船业的50%。


所以,以前我们说的,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进口,这一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转变为,中国的装备、电子类产品出去,换回我们需要的粮食、猪肉,或者是地下的矿物质,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


总之,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变是趋势性、结构性的,并且是非常好的变化。


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进步,是40年来中国开放最令人瞩目的成果。


03 中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从50%下降到了20%以内


国际贸易,在生产方式方面,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但其中40-50%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在国内进行组装出口。


举个例子,就是1000亿美元的出口,其中800亿是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买进来,组装一下再出去。这个进出口贸易单子有1800亿,但GDP只有一百几十亿。因为加工的过程还有水电气的抵扣,企业的利润、职工的收入以及国家税收加起来,只占出口贸易量的百分之十几。


所以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只长个头不长肉”。只有在缺乏其他更优质的经济活动且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适当发展加工贸易是可以考虑的。


但一旦国家强盛起来,这种加工贸易模式确实应该逐渐转移给其他国家。目前,东南亚地区占据超过50%多的加工贸易份额,它们也是两头在外,一端从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加工完成则出口到欧美市场。


在2010年前,中国制成品中50%是加工贸易,30%多是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就是相当于国内自己的产业链做出来,然后出口;还有10%左右是农产品、原材料、初级产品,这些不需要制造的商品。


现在,中国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


一般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还剩下10%是农产品或者地下挖出来的原材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加工方式,这是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在这十年来扩链、强链、补链的成果,使得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最完整的产业链。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性特征。


04 年均引进外资1600亿美元,近五年FDI实际上并未减少


另外,大家最关心的一点是外资的引进情况。


大家总会感觉,在过去10年里,由于美国特朗普推行贸易战和撤资,以及拜登政府的拉帮结派、地缘政治操作和逆全球化倾向,中国的外资似乎应该是减少了。


然而这种基于直觉的感觉并不一定准确,我们必须理性地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清晰的结论。


在引进外资方面,上世纪80年代这10年,中国每年引进外资大体上在400多亿美元、500亿不到;90年代这10年,平均每年引进外资在800亿到900亿美元;到了新世纪初的10年,也就是2000年-2010年,中国引进外资大概在1200亿美元。


大家会想,这10年(2012-2022年)似乎比以前要少,但实际上这10年间我们每年引进的外资都在1400多亿美元,比上一个十年平均每年增加了20%。


另外,有些人会提到,是不是前五年引进的外资比较高,而最近的五年相对低,因为最近五年不仅经历了贸易战,在遭遇了疫情的冲击。


但实际上,最近五年中国引进外资平均每年是1600亿美元,而之前的几年,也就是2010年-2016年期间,平均引进的外资大体上是1300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即便是在这十年,面对美国人搞逆全球化、打贸易战的背景下,做生意的人仍然在商言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比如,美国特斯拉公司这几年在上海先投资50亿美元,跟着又第二期再追加投资50亿美元,总计就是100亿美元。


再比如,苹果公司在中国投资了100多亿美元,形成了每年生产1.7亿部手机的规模,这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特朗普曾经在2017年质疑,为什么要在中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为什么不放在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呢?


库克很冷静地回应了特朗普,他表示:“20年前,我在美国有一个很大的苹果工厂,既生产电脑又生产手机,但并未盈利。而在中国,我们每年销售1.7亿台手机,收入达到1700亿美元。由于中国的制造成本低,我们能够实现40%的毛利率,即600多亿美元。其中,中国的企业拿走了100多亿美元,而我们每年能从中国带回500亿美元。你是要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在美国,但无法盈利的苹果,还是要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在中国,每年能带回500亿美元的苹果呢?


特朗普做房地产商并不了解这些,他询问库克为什么会这样?库克解释说,第一,中国现在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吸引世界投资中国的关键因素;第二,大市场会使得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降低、单位物流成本下降、单位科研开发成本减少、单位的采购成本降低,同时也会提高劳动生产力。


所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较低。


过去十多年,尽管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人口红利中,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逐渐减弱,但在大规模效应的带动下,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仍呈现出多方面的降低。这使得现在中国形成了重要的产地销模式。


所谓产地销,即外国人在中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往全世界,而非仅限于中国市场。


为什么选择在中国生产?因为中国制造成本低。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产销地和销地产的综合效应使中国对全世界资本(FDI)投资的效应日益增强。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出现的效应,这些效应让全世界的投资者、企业家,都感受到其影响。因此,友好的人更愿意与中国合作。


但无论如何,这是经济规律,世界最终是要服从经济规律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